拯救“失控的心跳”,WESAIL在行动!
- 分类:新闻资讯
- 发布时间:2022-06-07 11:43
- 访问量:
拯救“失控的心跳”,WESAIL在行动!
每年的6月6日是中国房颤日。
说起房颤,可能有人没听过,但如果说到“脑卒中” ,大家肯定都不会觉得陌生。
那么,房颤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和脑卒中又有什么关系?
房颤患者如何预防脑卒中?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往下看吧。
什么是房颤?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简称:“AF”),是成年人中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指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伴有不协调的心房电激活,导致无效的心房收缩。
房颤最大的特点是“乱”,患者的心跳节奏乱了,会出现心慌、心悸等症状,心脏就像“失控”了一样。房颤是中风、心力衰竭、猝死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2012~2015年中国高血压调查发现,我国35岁以上的居民的心房颤患者超过487万例,占35岁以上人群的0.71%,75岁以上老年人的心房颤动患病率约3%。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预计患病人数以及总患病率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还会有更加明显的增加。
房颤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脑卒中及血栓栓塞
房颤容易引起心房血栓的形成,进而导致以缺血性脑卒中为代表的血栓栓塞事件。为此,房颤患者的脑卒中风险是正常人群的5倍,且临床上20%~30%的缺血性脑卒中由房颤导致。
心衰
心力衰竭和房颤存在共同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脏瓣膜病等。两者具备共同的病理生理学特征,所以许多患者心房颤动并伴随心力衰竭,且房颤还会使心衰的患病率增加、症状加重。
心肌梗死
房颤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2倍,其心肌梗死的年发病率为0.4%~2.5%,其中稳定型心绞痛、心脏瓣膜病、心衰、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患者发生率更高。
应对房颤,早诊早治是关键
想要降低房颤带来的疾病风险,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
房颤本身不致命,初发时多表现为短暂心慌、心悸、甚至没有任何症状,但是房颤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增加脑梗塞风险。
所以如果要远离脑梗塞,就需要进行规范的治疗,一方面要在房颤初发时,及时干预,以防阵发性转为永久性,通过及时、正确的抗凝药治疗,以最大限度降低脑梗塞的发生风险。
房颤治疗越早,治愈的几率就会越大。
拯救“失控的心跳”,WESAIL在行动
WESAIL心脑血管产品
助力房颤诊断更简便、更快速、更准确
《中国卒中中心建设标准》中要求病人到达急诊后45分钟内出具全血细胞计数、快速凝血试验,血生化检查结果。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包括五大要素之一: 建立快速的床旁检测手段要求首次医疗接触后快速完成肌钙蛋白(cTn)、D-二聚体、NT-proBNP检测,从抽血到获得结果应小于20分钟。
广东唯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简称:“WESAIL”)的心脑血管系列产品不仅在性能上能够媲美进口化学发光检测试剂,还能将检测时间缩短至8分钟。
提前一分钟出结果,意味着患者的死亡风险就会降低一分,WESAIL将秉持着“追求卓越,唯真唯实”的发展理念,加速产品创新升级,助力诊断更简便、更快速、更准确。
★产品清单★
*声明 —— 本文仅作科普用途,不应被视为对所涉医疗产品的推荐或功效证明。涉及疾病诊断、治疗、康复相关的,请务必前往专业医疗机构就诊,寻求专业意见。
参考资料
[1]胡志成,蒋超,郑黎晖,马长生,姚焰.2019年中国心房颤动医疗质量控制报告[J].中国循环杂志,2020,35(05):427-437.
[2]黄从新,张澍,黄德嘉,华伟.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的建议-2018[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8,32(04):315-368.DOI:10.13333/j.cnki.cjcpe.2018.04.001.
[3]ESC Scientific Document Group, 2020 ESC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develop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 (EACTS): The Task Force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SC) Developed with the special contribution of the European Heart Rhythm Association (EHRA) of the ESC, European Heart Journal, ehaa612,
[4]中国卒中中心建设标准